防凍液也算是汽車保養中的一個重要項目,如果缺失,水溫報警燈會點亮,還可能對發動機造成損害。那有車主就會問了: “汽車防凍液少了,我能不能直接加水呢?” 今天就來聊一聊↓↓↓
防凍液是什么?
很多人第一次聽說”防凍液“的時候以為它是用來防凍的,實際上它是給車子的散熱系統賦予一個冷卻的作用。汽車正常工作時,沸點較高,所以需要冷卻屬性較好的防凍液作為冷卻的介質。
可以用水代替防凍液嗎?
答案是不能替代,因為水正常的冰點和沸點是0度到100度,而汽車正常的工作溫度已經是100度以上,再者像東北這樣的天氣經常處于零下溫度的情況,如果使用水作為介質,早都結冰了,還冷卻什么?
其次水里含有很多雜質,如果用水作為冷卻的媒介,會產生很多的水垢,這些水垢附著在冷卻系統上面,會使冷卻作用越來越差,而且還很難清理掉。
一但冷卻系統失去作用,就會導致發動機得不到充分的冷卻,從而降低活塞、連桿等部件的強度,使它們變形,發揮不了正常作用。這種損害是不可逆的,嚴重時還有可能導致發動機報廢,所以不可替代。
防凍液少了能加水嗎?
如果防凍液的液位到了最低刻度線,又臨時找不到防凍液,我們可不可以加水補充呢?答案是,可以,能加水,但是是有條件的。
首先,自來水、礦泉水都不能加,因為這些水容易產生水垢,水垢積累在水箱中,一是不好清理,二會嚴重影響冷卻系統的散熱,有可能損壞發動機。所以當防凍液缺少了,可以加適量的蒸餾水,但只可適量加,不能加入過多。
其次要保證加水后,冰點必須達標。
因為現在的防凍液,水和乙二醇比例是2:3,冰點能達到-25攝氏度;比例是1:1,冰點大概是-35攝氏度。如果你是在南方的話,最低溫度也不會低于-10攝氏度,基本就不用考慮防凍液冰點的問題,是可以加水的。但如果是在東北、西北這些地區,動輒就-20、-30攝氏度,冬天給防凍液加水就要當心了,水的比例控制不好,冰點很容易就高于當地的溫度。
除了考慮冰點,還要關注一下沸點,防凍液的沸點通常最低都是在110攝氏度。低于這個沸點的話,就容易水溫過高,導致”開鍋”。
所以防凍液中的水份因為高溫蒸發造成缺少的情況,是可以加水補充的。但如果防凍液因為管道破裂滲漏而缺少的情況,再加水補充的話,就容易導致沸點低于110攝氏度,容易開鍋,這種情況下是盡量不要加水,盡快檢修。
防凍液多久更換一次?
防凍液更換周期一般為兩三年或者四萬公里左右。(具體品牌車型存在差異,一般汽車的保養手冊都有著明確規定,長效防凍液更換周期可達5年以上)
很多人會有一個誤區,認為只要測試冰點符合就可以不用更換防凍液——然而長期不更換防凍液,容易產生沉淀,從而堵塞散熱器上,導致防凍液不能暢通流過,輕者爆水箱,重者燒發動機。
定期檢查防凍液
保質期內每隔半年都需要檢查液面高度,補足至正常范圍。請注意:在還未更換防凍冷卻液期限內,要是發現防凍冷卻液少于最小的刻度值(防凍冷卻液正常的容量應在MIN和MAX之間),就要及時增加,不然會影響發動機的冷卻效能。
因此來說,不建議大家往防凍液里面加水,如果大家往里面加的不多,且加的是蒸餾水,短期內沒有問題,但是如果往里面加的多的話,建議大家換防凍液。